2020年底,贵州最后9个深度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预示着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全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经完成。2021年初,随着脱贫工作的告一段落,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标志着乡村振兴元年正式开始。
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正式通过了《乡村振兴促进法》,从此我国的乡村振兴可以有理可循、有法可依的开展工作了,在《促进法》中,把乡村定义为城市建成区以外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和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的地域综合体,包括乡镇和村庄等,这说明,除了城市建成区外的广袤土地,都是乡村振兴应该关注的空间。
党和国家高屋建瓴,指出乡村振兴的五大任务即: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随着国家政策驱动力的增强,市场驱动力随之展现,许多资本、企业等纷纷开始关注乡村振兴,大家摸索前进希望可以从中找到一条振兴之路。
当然,我们从2020年7月国家农业农村部发布的《乡村产业发展规划》中,不难看出,虽然我国乡村产业出现了创业创新环境大幅改善、新产业新业态等一定的良好局面,但是仍然存在着国际产业分工变革带来的不确定性、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资源导入障碍明显、农业产业粗放发展及产业链条延伸不充分等诸多问题。
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面对当下的机遇,打造“中国千县优品工程”,才是促进乡村振兴的真正路径,中国千县优品工程是由中国社科院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全国中小城市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小城会)倡议发起并主理的,联合相关部委指导、几十家行业协会、行业报社联合主办及协办的,各大主流媒体、相关高校、互联网平台支持参与的,致力于中小城市乡村振兴产业领域发展的民生工程。
第一: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国家是统筹,市县负责落实,千县优品立足于县,以优品为切入点,对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村现代化有积极意义;
第二:优品,指的是优质的产业品牌、城市品牌,用品牌化的思路,反推“一二产”生产端的供应侧结构改革,促进三产的融合发展;
第三:千县优品还要建立“新农人”工程,“新技术”工程,真正从打造农业生态的角度出发,建立人才队伍,加大技术投入,赋能乡村振兴。
一、以城带乡,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基础
全国中小城市发展委员会,一直以来以服务中小城市的高质量发展为宗旨,针对中小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瓶颈和问题,打造优质课题,为中小城市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布,中小城市更是扮演了排头兵的角色,因为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告一段落,国家转向城乡融合发展,以促进整体富裕的伟大事业,在“十四五”规划中,我们不难看出,国家对于城市发展的下一阶段是要从单一城市发展转向优质城市群落的发展,从“城市”到“城市群”这一质的变化,有一个无法逾越的空间就是“乡村”(此乡村定义指的是《乡村振兴促进法》中的定义,见上文),只有突破乡村的屏障,才能让城市连成城市群、城市带。
建立城乡融合发展的机制,不单单指的是国土空间概念的融合,那样只要开放土地市场,房地产介入就行了,而这显然与国家战略相违背,所以在推进城乡融合的进程中,要健全融合体制、推动城乡关键要素的有序融合、优化资源的配置,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这为拥有500余中小城市资源的中小城会主理建设“中国千县优品工程”奠定了基础。
二、以全球发展的眼光,从根本问题出发,解决问题
目前我国的农业问题,是产业链条的问题,与世界上先进国家、顶尖的农业企业比起来,我们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中国千县优品工程在横向的比较中找差距,在纵向的比较中寻找薄弱环节,无论是从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等各个方面,建立完整的平台机制,打造千县优品标准,并利用资源平台的建设,推动农业对外开放,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其次,关注细分市场,小产品也可以有大市场,随着市场分工的变革,细分市场的精细度也在大幅提升,着眼全球的同时,千县优品关注细分领域市场,踏实前行,一个产品就是一个切入点,最终达成产业链条的优化配置调整。
同时,中国千县优品工程,引导资金加大对农业科技、技术的投入,从命脉上赋能乡村。举个例子:我国种业排名前50的公司,研发投入综合,还不及全球第一大种业公司拜耳-孟山都公司一家的研发投入,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国家提出要“打好种业翻身仗”指的就是,目前我们在种业发展上还是被国外压制的;千县优品打造农产基金,建立金融保障体系,引导企业抓住创新机遇,加大在基因编辑、合成生物、人工智能等核心农业技术领域的投入。
千县优品通过搭建城市联动的育城平台,孵化农业农村创新主体,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协同的创新机制,强化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农业企业创新能力,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研发,加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推进生物种业、智慧农业、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绿色农业投入品等领域创新,建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推动农业农村创新驱动发展。
三、品牌化赋能乡村产业振兴
既然是千县优品,就离不开品牌化的建设,这不是一句空话,因为真正的品牌化才是调整生产结构的关键。众所周知,品牌的建设意味着溢价能力的增强,意味着产业链话语权的增强,同时品牌化的前提是规模化、标准化,这些都是有利的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因素,提升产链各个环节的利润率、吸引更加顶级的人才、引导优质资本介入、加大研发投资的力度,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闭环。
千县优品的出发点,就是从品牌出发,建立千县优质品牌工程,企业品牌与区域公用品牌相结合,用诚心、匠心、耐心、信心和恒心,孵化打造农业产业品牌,促进产业链的优化配置和革新。
四、物质文明结合非物质文化,打造特色乡村产业
除了产品和产业,千县优品工程在推进的过程中,充分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文明,无论是在品牌的建设上还是特色产业的打造上,都要深挖当地文化。中国是一个拥有着千年农业历史的国家,我国的地理民俗,都与农业有着脱不开的关系。
一个乡村就是一段农业文明史,中国千县优品工程从地理标识产品出发,不仅是要孵化地标品牌,更是要挖掘其背后蕴含的地理文化和历史文明,产品要和非物质文化相结合,打造特色的乡村产业。
五、完善“新农人”人才队伍建设,带动乡村振兴
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都离不开优秀的团队和优秀的人,中国千县优品工程要打造“新农人”计划,吸引一批优秀的、有情怀的企业家加入到乡村振兴,加入到千县优品工程中来,共同为乡村振兴助力。与此同时,千县优品工程还打造了成熟的职业培训体系,加强职业农民的教育培训,信任人才、挖掘人才、培养人才,让更多的人才可以通过千县优品工程这个平台,为乡村贡献力量。
六、长线战略,全面服务,建立乡村振兴的千县优品模式
千县优品工程是一项持久和艰苦的工程,工程创立之初就立下了长线经营的策略,着眼长远,立足当下,千县优品工程为乡村产业振兴各个环节打造了金融、科技、人才、法务、流通、品牌等全面的服务体系,希望通过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人才的加入,通过工程与政府、科研机构等合作,探索与农村合作社、农民集体经济体等的新型合作形式,真真正正的为国家乡村振兴事业,搭建一个优质的资源平台。
综上所述,中国千县优品工程以上述六个方面为建设原则和方向,通过城市馆、产业港、数字农业基地、产业整合网络及智库咨询平台的建设,必将成为我国在践行乡村振兴战略上的重要尝试和举措,就像刘坚部长最后对中国千县优品工程的希望:“千县优品雄冠世界,助农惠民”,中国千县优品工程要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产业力量,打造乡村振兴产业资源平台,为城乡产业的融合发展,重塑人民生活形态,创造人民幸福生活做贡献自己的力量。
07-01
02-01
02-04
02-07